“你们知道吗?严大儒来盛都了。”
“严大儒?可是江南周柏山的严氏?”
“自然是了,这天下还有几个敢称大儒的。”
这些都是文官集团孩子聊的话题,比较好学上进,对出名的大儒很是敬仰。李昂虽然是擦宗室边保送进来的,但其实本人很刻苦好学,因此也在听,听完了还跟许多福说。
许多福背课文背的头大,最近学的课文越来越长了,胡太傅又隔三差五还要再抽查前面学过的,他就跟小猴子掰玉米一样,掰一个扔一个,过去已经罚站了三次了。
现在听到大儒就恐惧。
“来盛都就来盛都吧,一个胡太傅就够了,别来宫里就行。”许多福背书背的胡言乱语起来,说完一笑,“哈哈,我多虑了,也不是谁都能进宫当太傅的。”
李昂听了点头,只是脸上可惜,还有些神往。
“听说严大儒讲学讲的很好的。”
要是能听严大儒讲学多幸福啊。
作者有话说:
多崽背书背的焦头烂额:哈?大儒哦哦,肯定不会来的【信誓旦旦
也是许多福最近功课重,一篇接着一篇,手上的刚背好,胡太傅抽查前日的,许多福懵了,一脸‘太傅你怎么不按规矩出牌’,然后扭头看李昂,前日学的什么来着?
李昂大着胆子张口说字型,还未提醒一句,胡太傅先严厉呵斥:不许左顾右盼。
于是许多福自然而然没背出来,站着听。
呜呜呜呜。
仰天哭泣。
这就跟滚雪球似得,脑子都不够用,许多福夜里做噩梦都是背课文,举个例子:一枝红杏出墙来接飞流直下三千尺,背的乱糟糟张冠李戴,脑子不够用,自然没想起来‘严氏’了。
要是按照之前精神头活泼时,天天想着吃饭睡觉炫点心喂蝈蝈扎堆闲聊,肯定在大家说起严氏,颅内小马达能‘哒哒哒’转动到小说内容,自然而然联想到皇帝爹的托孤大臣。
暴君杀疯了后,立许多福为太子,下一任皇帝。
在小说最后一两章,暴君驾崩后,年仅十二岁的太子多福登基为帝,小皇帝有两位得力臣子,一姓严,乃帝师,阁老。二姓刘,是陪太祖打天下的开国大将刘氏后代。
一文一武,鼎力辅佐新帝,只是可惜,大厦将倾也无法力缆狂澜,只坚持了十年……
小说最后:多福坚持了整整十年,如今和两位爹爹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。
黑色幽默:因为暴君九千岁杀戮重,死后大概率到不了天上。
段评因为结尾那句话已经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