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等他为自己辩驳,自顾自说完话的范奚辙摆手就唤人将他拖出去乱棍打死,吩咐人要确保他死得透透的。
于是,晋一的人生生涯就此结束。
而范奚辙的新生活刚刚启航。她从未出过汴京之地,听闻云梦有野匪群聚之,她着实感兴趣,所以选了云梦作为第一程。
【作者有话要说】
因为这篇文没有大纲,所以可能写着写着就有些放飞自我(挠头),有些设定都是随手加上的,比如范奚辙的重生设定(小声),是我昨天深夜码字的一个突发奇想
我用非常简短的文字写了一下范奚辙回来处理晋一的事,媎妹们都能明白吧。
【晋一[此时]还只是个卑下的仆隶】我虽然没有点明范是重生回来的,但是媎妹们有着阅文无数的经历,是能看出来的对吧,如果没看出来,那是我的原因,我去立刻改改
——
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——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
第13章十三两银子
猎宛。
烈日炎炎之下,珊栏边站着一排少年人,看似整齐严肃,实则其中有人无聊地踢着脚下的石子,有人恹恹垂着眼……一眼望过去,只觉每个人心情不同,内心世界丰富多彩。
倏然有人小声道:“秦将军来了!”
队伍一下变得鸦雀无声,人人屏声息气。
马蹄郭答声连连,碾碎尘沙,众人顺声音望去,头顶的阳光有些刺眼,她们虽只模模糊糊地看见、心里却清清楚楚地知道——
马背上坐着的是令整个大商都闻风丧胆的女人。
“啊,秦将军。”
有人激动出声,带头热烈鼓掌。
金谚有气无力地跟着拍掌,耷拉着脑袋,她没想到母亲她们说得竟然是真的。那日她也只是想吓吓范奚辙而已,现在好了,她真被抓来训练了,范奚辙也真的去云梦了。
她实在是插翅难飞,硬生生被绑着来的。
该亖的,她这乌鸦嘴。
她真的欲哭无泪。
今日是训练第一日。
金谚:将登太行雪满山
唯一值得安慰的是,她“失去”了一个狐朋狗友,还有一群狐朋狗友。
她与身旁同样无精打采的李宝浓相视苦笑。
李宝浓是李汀山的亲妹,平素李汀山身负要职,忙于公事,渐渐疏忽对李宝浓的管教。李宝浓才十五岁自然而然就和金谚她们一群人混到一堆了,毕竟谁听着“小霸王们”的名头不害怕呢。
这来自年轻人对于面子的追求,思想的作祟,甚至其中大多人对在学堂里安安静静诵书的同龄人尤为不屑。
秦洵勒马停下,剑眉斜飞入鬓,样貌矜严,她抽剑而出,凝望视下:“听说你们都是些小霸王,年纪轻轻游手好闲,平日里无法无天啊。”
李宝浓不服气,小声嘀咕:“哪有这么夸张……”
不意下一秒她就撞上了秦洵望来的双眼,她立刻将背挺直,面带微笑。
秦洵手执的子仲剑锵鸣照光,人人皆知此剑曾当百万师,斩敌首、浸思音、引凯旋,南征北战十一年,狂名一朝天下知。(注①)
秦洵沉吟而道:“我们粗人不讲废话,兵械架上的武器随便选,只要打赢我现在就回家快活去,如果输了就安安心心地待在这里,之后再跟我提回家一事,企图违抗命令偷跑回家者,直接按军令处置。”
她浑厚的声音就像那僧侣用钟杵敲响了历史悠久的青铜钟,如大山里沉郁的低回传到了每个人的耳边。
李宝浓听后一脸跃跃欲试,相反地,金谚似乎已经认命了,思绪神游。
李宝浓兴奋:“金谚,你要不要去试试,你想选什么武器?我喜欢长矛。”
金谚唉声叹气:“我只想躺回我舒适的软榻,再吃上几口寒瓜,让这太阳离我远远的。”
李宝浓摩拳擦掌地就去选武器了,而金谚慢吞吞地坐到一旁的黄土墩上去了。
*
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所有人都留了下来。
李宝浓手握长矛,一招未发,以被秦将军一剑挑落长矛而结束。她越挫越勇欲要继续上前,被秦将军告知,一月只有一次比试机会,让李宝浓下月再来。
李宝浓的好胜心一下被全全激发了。
她单手旋转木枝,对着金谚道:“我一定会打赢秦将军的。”
语气笃定。
金谚一手握拳屈肘,向内弯动一下,向她做一个加油的手势,“宝浓,你加油。”
*
襄浠山。
今日枉妙禅讲的是徽墨的制成,徐徐道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