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到有人看看她俩了,兰澜一脸正经的说:“徐文津你真不亏是军营里出来的,哪怕第一次挖笋子,也要力争上游,真是让人佩服呢!
明天我还要和你学习,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!”
徐文津轻咳一声,把溢到嘴角的笑意,压了回去:“好的,我明天继续给你精神指示,明天见。”
“明天见。”
等两人分开走远之后,偷听的曾大娘撞了撞旁边马大娘的胳膊:“你听懂没?”
马大娘倒吸一口气,嘶了一声:“这城里人就是不一样啊,说话文邹邹的,指示来精神去的,也就喜儿这种读过书的小孩才能和他们说到一起去。我们这种老货,和人说话,都怕冲撞了别人。”
就是嘴上这么说罢了,马大娘在心里狠狠翻了个白眼,暗骂喜儿和徐文津装模作样,不说人话。
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话,都能说得让人听不懂,真是忘本!
马大娘想了一会,突然说:“你说支书战友家的孩子定亲了吗?”
曾大娘睁大眼睛:“你说啥呢,人家才十五岁,说是还在读书呢。”啥都想啃下来,也不怕噎着你个老货。
马大娘不赞同地说:“虚岁都十七奔着二十去了,怎么就小了?再说读书怎么了,可以先订婚啊,培养培养感情,到了年龄再结婚,多好。”
大队的姑娘基本都是外嫁,或者给家里兄弟换亲。
嫁谁不是嫁,要是能让她家小闺女够上这种家庭,那真是不白养啊!
曾大娘虽然也有点心动,但是还是有脑子:“你可别犯浑,支书不管事,但是他家的客人也不是你我能算计的。”那一身煞气,平时笑着看人的时候都让人害怕,简直不敢想要是对方生气了会怎样。
那不得吃人啊?
马大娘赶忙摆摆手:“嘿,你这婆娘,我家清清白白的姑娘,算计啥。我就让他们看看互相有没有眼缘,不强求的。”
曾大娘勉强相信地点点头:“反正你自己有谱就行。”
转头背着人又是撇嘴又是吐唾沫的,就你家那些丫头,火柴棍一个,谁能对她们有眼缘啊。
人是城里人,又不是饿死鬼!
转念一想,马婆娘家的姑娘长那样都敢想,自己家盘亮条顺的,那不也可以搏一搏?
徐文津还不知道,有一大波偶遇即将要出现,对他进行围追堵截。
兰澜带着二丫几人唱着今儿老百姓真高兴,蹦蹦跳跳地往家走。
快乐的氛围感染了同行的队员。
疲惫一天听着小丫头们唱歌,感觉又活过来了,心里暖暖的,年纪小就是好啊,无忧无虑的。
脸上不知不觉的就带上了笑容,有大娘明知故问逗小孩:“喜儿,为啥这么高兴?”
“因为我和二丫可以去读书了,所以我高兴。”
“读书就这么好?”
“读书就是特别好。”
回家路上兰澜还在高兴呢,刚刚到家就接到了她爹给的晴天霹雳。
“家里就这么几个人,你非要去读书,二丫就没机会去,她要留在家里带几个小的。”
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,于家门前的天空呈现暗蓝的色调,将周围的一切衬得有几分过分寂静。
于爹站在棕黑色的大门里面,冷着脸说出对二丫命运的宣判。
你不是和你姐好吗?支持你姐去读书吗?
行,我让她去,那你就留在家里吧,蠢丫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