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人家举办个雅会,要在糕点上做些文章,他们大字不识一个,主人家要不高兴的。
不然学不了这么长。
今年他们去大户人家家里做过好几次厨,且他们又不打算留在司里做司里的厨娘,专给大户人家做菜,师父就让他俩出师了。
宋惊蛰和林立夏还没来得及高兴,在一旁吃瓜吃得高兴得宋小满眼睛亮亮的:“这样说来,我以后岂不是天天都能在家吃哥哥姐姐做的好吃的了。”
宋惊蛰帮她捡去贴在脸上的寒瓜籽,笑她:“哥哥姐姐不去学艺了,也是要自己开食铺做生意的,怎么可能天天在家给你做好吃的。”
“这也行。”宋小满笑眯了眼,“我有钱,我以后天天去哥哥姐姐的铺子买吃食。”
现在家里有钱了,她又是宋惊蛰的独女,每年过年家里人都会给她红包,加上她三五不时地去卖花,自己攒了不少钱,豪气得很。
到她小姑姑的铺子,见她小姑姑不停地裁衣裳,也是说:“小姑姑你别做了,以后小满养你吧。”
是个很会心疼人的小开心果。
大家吃完瓜,也被宋小满给逗笑够了,施银杏和林榆怕冰块化了,洗了把脸就去灶房做吃的去了。
有他俩在,不愁口福。
宋惊蛰想着两小孩出师了,回头是不是该跟他们父母商量一下,把这开铺子的事也提上日程。
正想着,学堂里的夫子领着一帮学子过来道谢了。
“……”
宋惊蛰出门瞧见一眼一板,一身夫子气息的付博文,笑他:“你这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,这么点小事,就不用过来道谢了吧。”
当年,付博文给家里修了房子,跑出去游学不久后,就没钱了。
毕竟是个农家子,家里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,又供养了他多年,哪余下什么钱?家里修房子的钱都是给他娶媳妇的,
这下钱没了,媳妇也娶不成了。
后头还是他姨父见他年纪大了,把自家小哥儿说给了他。他在他姨父家吃住多年,他能继续读书考上秀才功名,他姨父功不可没,于情于理,付博文都没有拒绝这门婚事的理由。
带着小哥儿回村成了婚,付博文身上那股看不起天看不起地的自大劲也被冲刷了不少。
恰逢村里兴起养云耳,虽说是宋惊蛰弄出来的,但宋惊蛰并没有因为当年他娘说过宋寒露坏话,记恨他们家,拦着不让他家养。
成了家,付博文要养家,他爹要种云耳,他这个当儿子自然要搭把手,日日上山去砍木头回来接云耳菌。
那日天气不好,砍到半截,下起了小雨,他一个不留神,崴脚滑落山崖,幸好他肩上的木头卡在两棵树中间,他坐在木头上,捡回了一条命,不然他今天生死难料。
但因为是山崖,他掉的这个地方很微妙,卡在这里也很难爬上来。
宋惊蛰也在山上砍木头,他看到了,但他并不想救,扛着木头从他身前经过,心想,摔死才好。
付博文见是他,也没呼救,两人都默契地当没见过对方。
但走过那个山脚,宋惊蛰又觉得自己太小心眼了,他娘的事都过去好几年了,寒露也定亲了,他没必要因为这点事,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摔死。
丢下木头,回去拿绳子把付博文救了起来。付博文一上去就很崩溃地问:“你为什么要救我。”
宋惊蛰都不记得自己当时怎么骂的了,只记得一句:“付博文,你小心眼也要有个度,不就是因为小时候我读书比你强的事,你记恨了我一辈子,你现在不也强回来了,咋的,你希望我读书不如你,我种个地还不能出人头地是吧。”
后头也不知道付博文怎么想开的,村里办学堂,他自请去当了夫子。
老老实实在村里教书。
付博文让学子们认认真真地给宋惊蛰道了谢,这才正色跟宋惊蛰说:“礼不可废,斗米恩升米仇,今日他们不心存感激,来日心里就会有怨恨。”
宋惊蛰冷哼,也不知他这话在意指谁,把让学堂里的学子去卖花的事跟他说了说。
付博文颔首:“我知道了,回头我来安排。”
宋惊蛰把事儿交代出去,也不管他,回家吃施银杏他们做的各种酥山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