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庭訚又担心自己的多疑用在她身上,暂时压下此事,甩袖走人。
待他走後,沈微渔继续刺着绣,银灯烛台的火光摇曳,一道剪影落在翠屏。
少顷,沈微渔将最後一针用金剪子剪断,搁在一旁,烛台的灯火忽明忽暗。
沈微渔环顾四周,寂若无人的室内,显得平静诡异。她目光落在正燃烧香料的香炉,眼眸微微一沉。
待到後半夜,她心事重重爬起来,见香炉的香料烧尽,这才动手,摸了摸香炉的下端,摸到有凸起之物,随後用金剪子小心翼翼拆开。
一封用布帛包住的信件,悄然无息地出现在案几上。
沈微渔将信放在烛火一烤过,信件浮现一行诗句。
她想起齐保曾对她说过的话,从匣子抽出一本《花间集》对着上面的诗句抄写一番。
终于她明白齐保的意思。
十三日,御膳房会为封後大典做准备,故此会有宫人出宫采办。
她那日可以装成御膳房的宫人出宫。
齐保还送来御膳房的宫人出宫令牌,也不知他从哪里得到的。
沈微渔当即将信件烧毁,将令牌系在小腿之处,忙活了一老半天,才开始思忖如何悄无声息从顷山楼阁出去,甚至能装成御膳房的人。
夜寒深重,沈微渔辗转反侧,窗棂外的梅花透过缝隙幽幽传来,不知不觉,安然入睡。
梦中,琼瑶飞雪,她依旧赤足踩在雪中,盼君归来。
可身後却传来一道冷声:“阿渔。”
沈微渔瞬间惊醒,双眼惶恐睁大,入眼的便是像朝梣那张脸的萧庭訚。
不知不觉中,沈微渔竟发现自己能分得清清楚楚眼前人是萧庭訚。
“陛下……”沈微渔喉咙干涩,疼痛难耐。
“你夜里着凉,太医来给你看过,说是寒气侵体。”萧庭訚为她拈了拈被褥。
她躺在床榻,枕在香枕,清莹的双目如溪水温柔,唇间湿漉,是萧庭訚给她喂了药,残留的温热汤药。
“我……”
“休要说话。”萧庭訚打断她的出声。
沈微渔吐着温热的气息,云鬓垂散,精心养好的脸颊,又变得苍白。
萧庭訚骤然绷紧下颌,目光寒意如冰,又唯恐沈微渔被自己吓到,竭力佯装无事发生。
沈微渔轻咳几下,柔柔地一笑,眼里分明在说“我听陛下的。”
萧庭訚拢开手,眼底的寒意褪去,“好生休养。”
“朕会来看你。”
沈微渔巧笑嫣然,哪怕在病中也难掩容貌秀美。
萧庭訚忍住想触碰她脸颊的冲动,守在她床榻许久,直至沈微渔疲倦睡去。
他才离去。
只是在回出宫时,他听闻在白云寺庙求平安会显灵。
萧庭訚不信佛,在听闻这件事後,翻身纵马到白云寺,为她求了一天的平安符。
僧人都说求一个平安符,可保平安。
萧庭訚却给沈微渔求了三千符,悬挂在长生树,风一拂,铜铃伴随铃铛扬起。
清脆丶悦耳。
萧庭訚静静伫立在长生树下,寒风肆虐衣袖,衣袍骤然卷起。
他纹丝不动,僧人在身後候着,猜测天子此时此刻在想何事。
隔日,香客们想求平安符,却被告知有人一夜买下城内的所有的符,挂在白云寺庙的长生树。
一时之间,有人盛传,京城有位官老爷,爱妻病重,特求平安符为妻求平安。
沈微渔也不知,在昏迷的间隙。
曾有一人,不信佛,却搜罗城中的平安符,仅为她求平安。
冬寒料峭,沈微渔这一病,足足七日才渐渐好转。
萧庭訚时不时来看她,每次一来身上都夹杂梅花香气,沈微渔枕在香枕,侧着身子问他,是不是从梅林过来。
顷山阁楼的西边,有处梅林,时节正好,沈微渔有几次探窗都想去瞧几眼,奈何照顾她的初雁一直担心她再次受凉,一直阻拦她,不让她下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