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必麻烦了,我只是想自己学学,学不会的话,我会再向宫里编髻的婆婆们咨询的。”晴柔摆摆手,示意大家不必麻烦。
“晴柔,之前你的髻遮住了耳朵,罗婆婆刚才重新给你梳头的时候,我才现你只戴了一只耳环,这是宫里开始流行的耳环戴法吗?改天我也试试。”召南拿着镜子说道,她又指了指自己左边的耳朵,示意晴柔她左边的耳环缺失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并不是宫里的流行戴法,只是另外一只耳环在今年上元节赏灯的时候遗失了,平日里我又偏偏最喜欢这副珍珠耳环,所以才这样戴的。”晴柔说道。
“晴柔,罗婆婆现在重新给你编的髻,遮住了你右边的耳朵,你可以把耳环取下给我瞧瞧吗?我今年在上元节的时候捡到过一只耳环,我看看耳环是不是一对。”我说道。
晴柔把耳环递给了我,我拿在手心里看着,又把荷包里随身带着的耳环拿出来,六颗穿在一起的白色珍珠耳环,正是我上元节在草丛捡到的那只,和晴柔的耳环刚好凑成一对。
“晴柔,快把眼睛闭上,我给你变个戏法。”我有点喜出望外。
召南一边拿镜子一遍摸着下巴,用眼神示意我什么时候学会便戏法了,我冲她比了个“嘘”的手势,然后晃晃了那只珍珠耳环。
“好了,晴柔,快睁眼看看我手心吧。”我迫不及待地说。
晴柔睁开眼睛,惊讶不已,她喜出望外:“天底下居然有这样的巧事,你在上元节拾到的耳环,正是我在上元节遗失的。汴京之大,人口之多,那只耳环遗失后,我已经不报希望寻找了,没想到今日在这里看到奇迹。清容,真是谢谢了。”
“物归原主,这下我安心了,这只耳环是我上元节在一处草丛捡到的,一直随身放在我的荷包里了,希望耳环没有被磨损到。”我小心翼翼地说。
“耳环没有磨损。”晴柔把耳环都戴上,在镜子里认真端详了下耳环,开心地说。
“晴柔,我听勾栏的说书老者提起过,珍珠是鲛人的眼泪,是真的吗?”召南好奇问道。
“当然不是,以前听爹爹提起过,珍珠长在江海里的一种贝壳里。”晴柔说。
“晴柔,你经常去瓦舍吗?你最喜欢看什么戏呢?”召南八卦起来。
“爹爹不是官家时,我们一家人,每年会去瓦舍看戏,我最喜欢看戏法表演!”晴柔回道。
“官家也喜欢看戏法吗?”召南接着问道。
“爹爹喜欢看杂剧。”晴柔回道。
“罗婆婆,上一个编步骤可以重新演示下吗?”晴柔认真学习。
“好。”罗婆婆爽快地说,罗婆婆接着说道:“还是你们年轻人好啊,好学。老身一把年纪,最愁的是我的编手艺没人来学,我没有子女,等我以后老去了,这些手艺就失传了,可惜了。”罗婆婆无奈叹气。
“罗婆婆,您别焦虑,我们为您想想办法。”召南安慰着罗婆婆。
“罗婆婆,我有一个建议,您可以去请附近的画师把髻画下来,一个髻要画两三张纸,因为有些髻步骤复杂。画师把您编过的各种髻都画下来之后,您把那些画纸拿去书坊,印刷出售,这样,您的手艺就不会失传了。”我说道。
“罗婆婆,您可以去各大寺庙的墙上,贴上招工告示,招一些喜欢编的小娘子来学艺您的手艺。”召南说道。
“罗婆婆,我听闻喜欢蹴鞠的人,开设了‘蹴鞠社’;喜欢读书的人,开设了‘读书社’;喜欢花草的人,开设了‘花草社’……如此类推,罗婆婆您也可以开设‘编社’,免费教学。”晴柔提议。
“都是好办法,还是你们年轻人机灵,点子多。”罗婆婆很是开心。
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,晴柔的髻就编好了,晴柔对着镜子左看右看,很是满意。
“罗婆婆,这个髻很好看,真是劳烦您编了。”晴柔感谢着罗婆婆。
“公主,你喜欢就好。”罗婆婆又帮着晴柔整理了下头。
“清容,召南,待罗婆婆的《髻图》出书后,烦请你们书信通知我一声,我要来买!或者你们给我留一本,我来找你们。”晴柔预定了罗婆婆的书,是自内心对罗婆婆编手艺的赞赏。
“好,一定最先给你留着。”我微笑着说。
“罗婆婆,您的书到时候可以给我们优惠点吗?”召南问。
“好,一定会优惠的。”罗婆婆笑眯眯的说。
我们跟罗婆婆互相行“万福礼”道别。
喜欢汴京定容律请大家收藏:dududu汴京定容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