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小布,这後世人起的别号真是有趣。
【说完相识,接下来就说相见——殿前讨封。】
【兵仙下凡名场面预警!】
【“百闻不如一见”——秦二撤回了一条消息。】
【群龙:咦?我头呢?】
【卧槽你们怎麽这麽有梗,我嫉妒你们的才华!】
【项羽降秦後,刘邦退据巴蜀,秦二令韩信从九江取闽越後驻兵威慑南越。】
【闽越王无诸闻风而降,韩信认为没到攻取南越的时机,于是带着无诸前往咸阳领功。】
【兵仙一系列迷惑行为大赏的开始。】
【秦二虽然感到困惑,但收到消息後还是专门派使团去迎接韩信。】
百闻不如不见,群龙无首。
嬴云曼很佩服自己断网十几年,居然还能第一时间接住梗。
韩信把军队丢在闽越,自己带着无诸回咸阳了?
不可能吧,韩信在政治上虽然幼稚,但也不至于离谱到……
对比两个世界的不同,嬴云曼意识到问题所在。
经历过“萧何月下追韩信”的韩信,和在项梁麾下当了一年小兵被俘後直接当统帅的韩信,差了整段其中怀才不遇的时间。
还因为燎原军的特殊,她完全不会干涉韩信的用兵。
在这种极高规格的信任下,韩信的政治水平会退化到什麽地步,真的很难说。
嬴政已经皱起了眉头。
韩信此举分明是蔑视君威,但秦二居然派人迎接?
………
陈平觉得自己的认知受到了挑战。
他认为深谙兵法的将军都应该清楚君臣之道。
就算有君臣不合者,也往往是先被君王所忌惮才会进退失据,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。
但韩信是怎麽回事?
这种以谋略见长的将帅怎麽能不管君王的命令,自己回去请功?
如果是挟兵自重——那群龙……无首,很显然指的是韩信没有带着大军回去。
所以他在做什麽?
………
居然信任到这种地步?
张良在之前“自己”的善终,就已经察觉到秦二对臣子超乎寻常的信任。
可文臣和武将不同,何况还是韩信这种军队的统帅。
仆强主弱,这不是强国之道。
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不对,秦朝或许终会覆灭却绝不是亡于秦二之手,否则取消徭役的制度不会世世代代延续下去。
………
韩信自然看得出天幕又在嘲讽他。
但他不觉得他做得有哪里不对。
有功劳,就应该请赏。
南越不能打,那就回去复命,等时机到了再攻打。
【秦二称帝之时就已经拜韩信为太尉,而他回到咸阳时正值朝会日。】
【于是秦二看到韩信抵达咸阳的情报时,韩信本人就站在她面前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