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最新小说>北宋发生了什么大事 > 第82章 第 82 章 梁山结局(第1页)

第82章 第 82 章 梁山结局(第1页)

第82章第82章梁山结局

宋江等人伏诛的消息传到京城时,赵淳楣正与史进丶花荣和扈三娘商议宫廷里的安保工作。

虽然赵淳楣秉持着现代人的观念,对男女大防什麽的不太在意,但不得不承认,有些时候使用同性当差是比异性方便许多。

但问题是,皇宫里不光有她,还有孟太後以及一衆宫女呢,来来回回的,若是真引起误会终究不好。

这时候,扈三娘训练的女性安保队便发挥了作用,虽然现在只能说尚未成型,但由这些人负责内庭,史进花荣负责外庭,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回调班,总算是将护卫问题解决了。

听到宋江的名字,史进不由皱眉,“好家夥,每次听到他们这帮人都不是啥好事儿,依我看莫不如通通宰了,也好过继续恶心人。”

花荣有些不自在,他跟宋江,到底还有些情分在,但顾及赵淳楣的大事,也没有说些什麽。

听完史进的话,再见旁边满脸赞同的扈三娘,赵淳楣笑着摇了摇头。

“啊?难不成老大你要放了他们?”史进不解。二龙山一衆原本都是叫赵淳楣寨主,後因当上了皇帝,再这麽喊实在不太恰当,于是私下里性格跳脱点的都以老大相称。

“不仅放,我还得给他们官当。”

“什麽!?”

屋内衆人都表示诧异,花荣直接愣在原地,半天,喃喃道:“你不必……不必为了我……”

赵淳楣没听清他叨咕什麽,面对惊讶的衆人,耐心解释道:“首先,梁山平定了方腊起义,这是大功一件,如果不是他们按住後方,叛军与金兵前後夹击,哪怕是我想要平定战乱也没那麽容易。有功就得赏,否则这天下谁还能给朝廷效力?”

“其次我也需要用他们做个表率,宋江曾得罪于我,倘若我能放下旧日恩怨,既往不咎,那麽也算给一些人吃了定心丸。况且如今还有北边虎视眈眈,金人要是得知我处置了宋江,那就明白大宋南北并非铁板一块,想必会在某些官员身上做文章。”

史进听罢还是有些不甘心,狠狠窝了下拳头,“可这样之前老大你那些气不是白受了!也太憋屈了!你说是吧,花荣……花荣?喂喂,你怎麽无精打采的,在这儿商量事儿呢!”

花荣回神,有些不自在地轻咳两声,与衆人道了声歉。

“可是没休息好?”赵淳楣关切道,因着刚住进皇宫,人事调动上还比较混乱,导致花荣根本不敢离开岗位,生怕她发生什麽意外。

赵淳楣有些歉意,“这些日子辛苦你了,”其实饶过宋江也有花荣林冲等人的原因,这些都是跟着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的同伴,总不能在这点小事上让他们难做。

只这一句话,花荣便肉眼可见地振作起来,一张俏脸都显得更加英俊。

赵淳楣与史进大大咧咧没往旁的想,倒是扈三娘,狐疑地看了看花荣,眼神里有些探究。

对于史进的言论,赵淳楣一笑而过,在决定当皇帝的那天,她就告诫过自己,个人的喜怒哀乐只能排在後面,凡事都以国家为重。不过嘛,国有国法,赵淳楣再大度也得按规矩行事,若按照梁山原本的功劳,封侯拜相也不为过,但这些人不听诏令,擅自结交朝臣,所得封赏自然要大大削减。

最後,经过多番讨论,将梁山大大小小的首领按功绩,该给官的给官,该封爵的封爵,不过哪怕是最高等的宋江,也只是个六品文官,掌管东南某地的茶丶盐公事及贷放丶钱谷等事务,倒是跟他性格合得来。至于吴用,则发配去庐州当马官了,剩下的也打散到天南海北各有职位。而军队,俱交由宗泽韩世忠等人。

宗泽拿着旨意有些担心,说实话,朝廷开出的条件不怎麽丰厚,万一梁山不答应怎麽办。

赵淳楣听完对方的担忧,不由笑了,不光是她,其馀的史进丶鲁智深等人也都笑了。

他们都是当年跟着赵淳楣在二龙山上落草,也就是世人嘴里口中的“贼”,作为同行,最清楚对方心里想的是什麽。说白了,也不过是一帮走投无路的普通人,当官方抛出一个能让他们衣食无忧并且重新做人的机会之时,哪怕是有毒的饵,也会毫不犹豫地咬上去。

这时候就算是老大宋江,只要是站出来阻止他们的,都会瞬间成为敌人。

这就是江湖,这就是江湖人的规矩,一切只为了生存。

当然了,像宗泽这样世家子弟,其实是很难理解这些的,所以赵淳楣只说自己私下跟梁山谈过。

事实上,她并不担心宋江他们,虽然不想承认,但即便是宋江,也比大宋百分之七十的地方官员有良心了。倒是那只军队,能保住多少尚不好说。

果然,原本在监牢里等死的宋江听到旨意後,只犹豫了片刻便点头应下。如此,南方最大的隐患终于解决掉了。

原本赵淳楣还想搞一下北方各地的防御工作,突然,金国那边再次送来国书,这次是来议和的,不光议和,金国还想要释放一半的宗室。

此言一出,大半个朝堂都沉默了。

谁都知道,赵淳楣能坐上皇位,根本原因还是整个大宋没人了,但凡有个血缘近点儿的,都轮不到她一个女人。如今登基已经几个月,各方势力从一开始的犹疑到逐渐信服,好不容易渐渐接受了,而这时候你说,皇子王爷们要回来了。

你们回来干嘛?

这是许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念头。

大家按兵不动,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朝堂,看新君的选择怎麽办。

出乎所有人的预料,赵淳楣面对国书非常平静,直接了当地与金人表示,什麽放一半,要放就全放了。

而且她并非信口开河,是真的在跟对面谈条件,之前的几场战斗,宋朝这边也俘虏了一些金人,加在一起有好几万了,全都看押起来给皇室修陵墓。秉持着平等交换俘虏的原则,金人最起码得将全部宗室官员送回来才行吧。

来谈判的几个使者都不是什麽重要人物,面对大宋皇帝的要求一时间也做不了主,只能修书回国。而显然,金国那边同样混乱纠结,一群人讨论半天也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
赵淳楣也猜到金国的情况,毕竟几百年後的大明,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了一遍。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人俘虏,最後他的弟弟在于谦的拥护下登基。蒙古人希望能用朱祁镇谈条件的计划破裂,但还是养了对方好久,直到眼看朝堂稳固才不情不愿地送了回去。

而金人将整个北宋皇室一锅端了,即便没用,现在让他们放手也是十分困难的。尤其赵淳楣还是个女人,许多金人都抱有幻想,万一,自己的底牌没出,大宋那边自己先乱起来了呢?

这其中,唯有与赵淳楣正面交锋过的完颜宗翰坚决要求把二帝送回,不仅要送回,金人还应该出钱出力扶持他们,此番言论引起了金国皇帝在内的许多人不满。

当年是他完颜宗翰一定要二征大宋的,自己吃了败仗还害死了完颜宗望,现在把女人皇帝描述的跟怪物一样,谁知道是不是想继续发动战事来维持地位。

金国也不是铁板一块,一时间几方势力大混战。

闹到最後,谁都无法说服谁,干脆将宋人请过来,大家面对面商谈。赵淳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。

于是第一批宋朝使节团正式从东京出发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