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夏便笑:是你的音乐极端
F:主要是研究对象不配合。毕竟我看不到你,也不知道你在想什麽,为什麽烦恼。
他的字句充满了关心,温柔的,像羽绒做的蓬松垫子,让人没有掉进去的负担。
栗夏心有点动摇,嘴上却是说:你的研究没什麽意义,可能不予结题的哦
F:对我有意义就好
F:我更看重过程
栗夏:哪怕不会有好的结果?
F:不会吗
F:谁又说的准呢
F:好坏的评价标准是什麽,由谁来定?
问题抛出来的时候,栗夏无声陷入思考。
好坏,该是由她来定的。
她忽然想起自己初中买的一本书,里面有杂七杂八的短篇小说。其中一篇,在看之前,她完全没想到是Be文,还那麽虐。栗夏看完,哭着想,她不会再看第二遍了。
她当时小,把这事说给了赵小兰。她说自己再也不会看Be文了,骗人眼泪。
赵小兰说,那是因为你知道了结局,如果你不知道呢?
栗夏半晌才说,好像还会看的。
赵小兰说,对啊,你别带着结局看事情。
那会儿,栗夏没听懂。
後来她读了很多书,喜悲皆有,看不懂结局的也有,不会再因为一本书的结局而去定义它的价值。
高中写作文,她说,人生的第一要义是感受。语文老师写了一句旁批:这感悟从何而来?栗夏在下面回了小小的两个字:读书。
她抱着这样的态度成长,向前。二十四岁时,她说自己是不会被世俗价值所固定的。做外贸的那段时间里,她还努力翻译了自己的第一本法语书,是一本成人绘本,出版过程很辛苦,最後销量也不好。但是她不後悔。
栗夏懊恼地拍拍自己的脑袋。
她好像,好像沉浸在面包去世这一尾章太久了。久到,她忘了向前面翻翻看。
翻一翻它第一次听懂自己的名字,第一次出门,第一次玩雪,第一次勇敢地坐她的电动车,第一次穿姥姥做的衣服的这些鲜活时刻。
面包给她带来的,怎麽会只有悲伤呢。
是她钻牛角尖,只看得到悲伤。
是她盯着结果,听不到敲门声。
F,更像旧时的她。
也许是音乐使然,栗夏浑身轻松了些,她问:【那你的标准呢,是什麽】
等了一会儿,F发来消息:【和我的工作一样,记录,发现】
他又解释道:【因为一部成片,需要很多素材。偶尔不知道拍什麽,只有不断地拍,才会发现喜欢什麽,想要表达什麽和最佳呈现方式。】
栗夏说:【我也是你的素材】
F:【不是,你是我的发现】
昏暗里,栗夏吹吹刘海。
这家伙撩人就像呼吸一样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