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最新小说>须弥山下诛仙四剑阵图 > 第二章 无常2(第1页)

第二章 无常2(第1页)

一条宽阔的河流从瞻婆城中心缓缓流过,堤岸上修建着白玉栏杆,河边高高矮矮的建筑连成一片,几道木制回廊横跨河面在空中相连。那是陀罗河,瞻婆城的母亲河。即使在最炎热的正午,河水也依然冰冷刺骨。据说河水是从遥远的大铁围山流淌而来,一直流向须弥山周围的碱海。天气晴朗的时候,站在琉璃宝塔顶上,向河的上游极目远眺,隐隐约约能看见白色的雪山。有些人认为那就是边缘之墙,跨过那道边缘之墙,就是无尽的黑暗虚空。但师父曾告诉宝生,那只是普通的雪山而已。真正的边缘之墙名叫大铁围山,大铁围山在非常遥远的远方,是万年寒冰冻结而成的万寻高山,凡人绝难以翻越。如果一个人想去寻找边缘之墙,如果从一出生就开始走,即使走到白发苍苍,也摸不到大铁围山的踪影。

但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些说法,比如明智。想起明智,宝生心里不禁有些黯然。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张俊朗的脸庞,明智笑起来总是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,但更吸引人的是他那双弯弯的眼睛和宽阔的下巴。即使不笑的时候,明智的双眸也异常清澈灵动,但更让他与众不同的是他那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。宝生记得有一天,当他们一起在城外的山上采药时,明智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大雪山,肯定地说自己一定会去亲眼看看世界的边缘。当宝生惊惧地告诉他大铁围山的崇山峻岭中,有八十八大地狱,八十八中地狱,八十八小地狱,布满了刀山火海,凡人绝无可能接近之时,明智不禁放声大笑。

宝生暗自摇摇头,明智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,他收回思绪,抬起头继续向远方望去,他看不见雪山,不仅是雪山,甚至连包围着瞻婆城的城墙顶端也被白雾吞没。眼前的景象就像师父烧开水时,那把青绿色铜壶里冒出的蒸汽,似乎整个世界都被白色的蒸汽包围了。

“宝生,”突兀地,师父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,“你在这里做什么?”

宝生一惊,他立即转过头,看见身穿藏红僧袍的师父正站在一列转经筒旁看着他。眼前所见使他过于震惊,以至于没有听到师父的脚步声。师父已经年近八十岁,头发和胡须都白了。宝生刚刚开始记事的时候,就被送到了净莲寺,他从小就跟着师父长大。师父是净莲寺最德高望重的高僧之一,据说他曾在藏经阁中闭关十年研读浩如烟海的佛经,是净莲寺中最渊博的学者之一。

宝生自知理亏,他垂下脑袋,没有说话,准备接受师父的责罚。

出乎意料的是,师父却没有责罚他,他慢慢走到宝生身边,双手轻扶玉石栏杆向外望去,半晌也没有说话。

“师父……”宝生偷眼瞧了师父一眼,只见师父脸上没有生气的痕迹,他小心翼翼地指着远处,“你看……”

“我看到了,”师父点点头,顿了顿,他问道,“宝生,你可知,昨夜发生了什么?”

“地动。”宝生小心翼翼地说。

“地为何而动?”

“如是大地。住于水上。水动,所以地动。”

“水为何而动?”

“水住风上。风动所以水动……”

“风又为何而动?”

“风……风依虚空……师父,我……我不知道……”宝生嗫嚅着。

“宝生,你能熟读《起世经》,很好,”师父没有责怪他,而是娓娓道来,“这瞻婆城位于南瞻部洲,围绕须弥山,另有东胜神洲、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。四大部洲如莲花状,须弥山位于莲花中央。大地之下,依次为金轮、水轮、风轮,风轮之下乃是无量虚空。”

“师父,这些我都知道,”宝生轻声问道,“可是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其他三个部洲呢?”

“其他三大洲距离我们太过遥远,”师父耐心地说,“若习得天眼,可见东胜神州;习得慧眼,可见西牛贺洲;习得法眼,可见北俱芦洲;习得佛眼,方可见四洲六道乃至万物实相。”

宝生耐心地听着。

“宝生,你看那边,”师父指着须弥山的方向,“你看见了什么?”

宝生向须弥山的方向望去,若是平时,站在七宝琉璃塔上向须弥山的方向望去,能看到须弥山雄伟的身影从大地上拔地而起,直插天穹,犹如一根支撑天与地的巨柱,末端一直隐没在青蓝色的天空里。由于须弥山位于极远的远方,所以有一定的倾斜,似乎随时都会倒下来压倒在瞻婆城上。

如果望向远离须弥山的方向,你能看见灰褐相间的大地伸展到远方,随着距离的延伸,大地逐渐翘曲,仿佛要与天空相接,但大地的尽头隐没了氤氲的雾气中,看不到和天空分界的界线。宝生知道,这是因为大地呈莲花状,周围是高耸的大铁围山,将整个世界包围其中。根据《起世经》的记载,四大部洲即位于巨碗的四个方向,而须弥山就位于巨碗碗底中央。

但今日,宝生却无法看到须弥山,只能看见一片茫茫白雾。

“我什么都看不到,师父。”宝生老老实实地说。

“用你的心去看,宝生,细微之处即是分别。”师父耐心地说。

宝生眯起眼睛,仔细向须弥山的方向望去。渐渐地,他发现,一些不同的色彩从茫茫白色中浮现出来。他很快就找到了技巧,如果仔细盯着那块区域看,反而什么都看不到,只有看着其他地方,用眼睛的余光才能看到那片隐隐的红色。

宝生似乎明白了师父的意思,“师父,好像……有火光?”

“是的,你没有看错,”师父的语气依旧平静无波,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,“宝生,那就是火劫啊。”

“火劫?”宝生吃了一惊。

“是的,地劫之后,乃是火劫。诸行无常,万物皆是如此,我们的世界也要经历成往坏空四大劫,坏劫来临之前,首先会出现地火水风之劫,”师父平静地说,“昨夜地动,乃是地劫,刚才你看见的火光,即是火劫之兆,火劫会发生七次,接着便是水劫,水劫之后,乃是风劫,风劫之后,世界会毁坏成空。空劫之后,再历经二十中劫,方再进入成劫,世界会再度诞生,循环往复,流转不休。”

“师父,”宝生惊呆了,“你是说,世界要毁坏了?我们都会死吗?”

师父转头看着他,眼神里古井无波,他没有回答宝生的问题,而是轻声念诵了一段佛偈,“劫火镕须弥,海水悉枯竭,况身如泡沫,而望久存世?”

宝生似乎明白了什么,他再看向须弥山方向,不知道是不是错觉,他觉得那里的红光更盛了。一阵风从须弥山的方向吹来,带着浓浓的湿气,玛瑙风铃的声音也变得不那么清脆悦耳了。

天光逐渐收尽,一老一小两个身穿藏红色长袍的喇嘛的身影消失在浓重的云雾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